周木斋文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夹缝评论



  不知怎的,我最近看了《晨报》的评论,总好像有一种不快之感。这也许是我个人的感觉。并不是《晨报》评论的撰述者见理不透,或者在某种情形下,有时还多知道一点事实的真相。然而所发议论,似乎总嫌不快。用譬喻说,一般认为“骨鲠在喉”是件痛苦的事,非得吐了才快,《晨报》的评论撰述者,却相反的是吐得不快,感到“骨鲠在喉”的痛苦,尽管本人并不觉得。我久想指摘出来,但是一想,在本人既恬不为怪,而且指出也是徒然,那岂非多事么?不过不看则已,看了到底受不了“骨鲠在喉”的痛苦,而得一吐为快。

  该报七月三十日评论栏内华君所为《庐山会议之结果》一 文,中间有一段说。

  赤焰充塞,外牵政府御侮之师,内毁国人生聚之机。

  年来农村破产,工商萧条,平情以论,夫岂得尽诿之于政府之措施?盖邦国重心长江流域之赤祸,实有以推波而助澜耳!惟赤祸奚自而披猖?则军政失治,实为之因。

  “清除匪祸,拯救人民,同时注重整饬吏治,申明军纪”。

  (汪蒋时局通电中语)征剿有道,国人何幸乃获聆此一针见血之快语也!

  这里须得注意一个问辩号“?”,一个肯定号“!”,一个“颈字,两个“实”字。依照这段文字,“农村破产,工商萧条”,不“得尽诿之于政府之措施”,而由于赤祸的“推波而助澜”;赤祸披猖,又由于“军政失治”。

  既然赤祸披猖由于“军政失治”,为何“农村破产,工商萧条”,用问辩口气,说是“夫岂得尽诿之于政府之措施”,而不直截了当的说?赤祸固然对于“农村破产,工商萧条”起“推波而助澜”的反作用,其实赤祸的本身还是“农村破产,工商萧条”的结果。这是一点。

  所谓“夫岂尽得诿之于政府之措施”者,就是不“得尽诿之于政府之措施”;不“得尽诿之于政府之措施”,显然有“得诿之于政府之措施”者在,“颈与不“颈,论者虽未明言分量,但从“军政失治,实为之因”二语看来,则不“颈的分量,也就少得可以了;因此另一方面赤祸“推波而助澜”的分量,已可相应比较而得。这是“君子道长。小人道消”。但论者对于分量多的,用一“岂”字,下面缀一“?”

  号,出以问辩的口气,对于分量少的,反来用一“实”字,下面缀一“!”号,表示肯定的口气。一转移间,轻重倒置。不过第一个“实”字虽用得巧妙,第二个“实”字却露了破绽。

  这又是一点。

  这不是论者无心的错误,是有心的“弄巧”而又无心的“成拙”。我非故意在夹缝里找漏洞,而实因为论者在夹缝里做文章。我真不懂论者既以“获聆此一针见血之快语”为国人幸,为什么偏偏轮到自己身上则反来使人不痛不痒。孟轲有云:“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”其实岂止于“好”而已,一切“下”都比“上”为“甚”。

  七,三十,晚一时。

  原载《涛声》1933年8月5日第2卷第30期

下一页  回目录  秋早文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