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卓文集
读《诗人的送别》
这是一篇散文,也是一首诗。
说它是诗,是指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,在朴质的语言中融贯着深
切的感情,因而引起读者心的颤动,产生了诗的魅力,达到了诗的效果。
记述的是一位诗人和他的终生伴侣死别的前后情景。作者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
方式,他用了极为简炼的笔触写意似地勾画了几个生活场景。那中间闪现着诗人的
形象和心情,也折射出了离去者的面影和心情。而那中间也寓托着作者对离去者的
悼念,对诗人的祝福。
文章是平稳地以低沉的音调开始的。诗人的生活乱套了。
不知道换洗的衣服该放在什么地方。每天早晨再没有人将牛奶放在他桌上了。
当他埋头在书案前时,似乎听到了他已习惯的轻手轻脚的声音。回头一看,却没有
人。妻子已经进医院了。——这几个细节不仅写出了妻子不在时诗人失常的生活状
况和心理状态,也侧写出了妻子一向对他的体贴和无微不至的照料。她是他生活中
的一个重要部分。不,她是他生命的生命。他离不开她,他不能离开她。
通过这样的感情的铺垫以后,音调逐渐转入悲怆。
他是因她的病从国外赶回来的。她在病床上等待着他。为了等待他,她用尽了
生命的最后的耐力。
他照料她,在她最后的日子里。他感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而她曾照料了他
一生。
她在垂危中,既不喊叫,也不呻吟。是温柔的爱心使她坚毅地默默承受着病痛
的折磨。她不愿伤他的心,不愿他为她而难过。她的眼光甚至带着歉意。那闪耀着
最后一点生命之火的眼光说:“你看,我不能再来陪伴你了,我不能再来照料你了……
诗人怎么能不怀着沉重的感激的心呢?他的心怎么能不像琴弦一样颤动呢?
而且,读者的心怎么能不像琴弦一样颤动呢?通过以上两节,我们感觉到了他
们是怎样相依为命的伴侣,他们之间的纯净的真挚的感情。读者的心沉下去了。乐
曲逐渐推向了高潮。
她终于离他而去了。作者只用了这样一句话来表达诗人的心情。他喃喃自语:
“她走了,我留不住她,她远行了。”这句朴素的话中蕴藏着多么深沉的悲痛,令
人一哭。于是,我们完全可以体会紧接着的下句话:“前来慰问的人太多。——他
想去寻找‘瓦尔登湖’。”诗人实在无力接待那些关切他的友人,虽然他当然是感
激他们的。他要逃避,要静一静,以独自消化那难以消化的悲痛。他很自然地想到
了“瓦尔登湖”,那是美国作家梭罗笔下的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,诗人是这本书的
中译者。
这一节是最简短的,只有两句话。然而达到了悲怆的高潮。
接着,我们听到了深沉的安魂曲。诗人在妻子的遗容前朗诵了一首诗。然后将
花瓣洒在她身上。他凝视她安详的脸。他想,她当进入天国。他告诉孩子们,将来
在我死后,把我的骨灰和她的骨灰掺和在一起,洒在长江口,流归大海……——呵,
这样美丽而庄严的悼念,这样至死不渝的爱情!
曲调转入舒缓和哀惋。诗人清理妻子的遗物时,发现了一张四十年前的照片:
他和妻子,还有许多朋友手挽手的照相。
作者写了一句:“阳光在脸上跳跃。”这是记实的。然而,也暗示着欢乐的青
春。于是,诗人记起了一支歌:《那时我们还年轻》。
这是斯特劳斯有名的歌曲:“那时我们还年轻,在五月一个美妙的早晨……”
诗人回忆起他们热恋的时光吗?诗人曾向她唱过这支歌吗?下面,作者写了一句:
“可照片已发黄了。”岁月流逝,人已远去。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凝视照片时眼中
的泪光。
多少回忆,多少怀念,多少感叹……
然后,乐调从哀惋渐渐转向了高昂。
他喜欢诗和友谊。喜欢生活。喜欢幻想。喜欢未来。还有许多事情等待他去做。
他以诗歌作为风帆,航行世界。——这每一个短句掀起一个比一个更高的激情的浪
涛。我们似乎看到诗人从发黄的照片上仰起了头,望向前面。于是,乐曲终止在一
个强音上:诗人永远不是孤独者!
这篇散文哀惋,但并不凄切,爱的光辉使沉痛升华为庄严。这是一曲挽歌,却
给人以生命的希望。它告知我们——不,是诗人以他的榜样告知我们,应该怎样去
爱。
这篇散文有些细节写得这样具体,而又写得这样简洁。作者善于选择细节,也
深知如何运用艺术的含蓄。全篇融贯着感情。那感情是凝炼而真挚的,作者不让一
点任何浮夸的语言去损害它。
我读这篇散文不止一次了,每读一次我的心也都像琴弦一样颤动。它就有着这
样的感染力。
也许,还有这样一个原因:我认识诗人,也认识他的美丽、善良的妻子。当他
的妻子弥留的前后,我都见到过诗人。我了解他当妻子住院后慌乱、焦虑的心情,
也了解他在妻子离去后的哀伤的心情。在那几次见面中,我都只是讷讷地说了几句
简短的话。因为,我不知道说什么好。所以,我乐于介绍阳云的这篇短文,它表达
了我也感受到的东西,它表达了我也有的心意。
这位诗人是徐迟。时间又已过去一年多了。离去者当已进入天国,而诗人正在
人生的海洋上继续扬起他的风帆!
注:《诗人的送别》的作者是阳云。